产品小传:火锅

2024-09-03 00:22:44    来源:中国企业网    点击:2272次

火锅,“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从古至今,火锅深受人们的喜爱,亲朋好友相聚、情侣、同学等各种聚会,火锅都不会缺席。网上曾盛行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那么火锅是如何产生的?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呢?

火锅

  火锅是谁发明的?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

铜鼎

  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现存文籍史料中,宋代词人林洪,在《拨霞供》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冬天游武夷山,捕获一只野兔,由于没有厨师会做,他们先腌制了一会,烧开了半锅水,围着瓦缸,边吃边煮。”这大概算得上关于火锅最早的文字记录了。至于火锅的名字的来源,据说是因为往火锅中加蔬菜等食材时会发生“咕嘟咕嘟”的声音,所以被称为“古董羹”。

  火锅是如何发展的?

  火锅最早能追溯道商周,我们熟悉的鼎,被认为是最早的煮火锅的器具。商周时,进行祭祀活动,需“鸣钟列鼎”,将牛、羊等扔入鼎中,将之煮熟,分食。虽与目前的火锅相去甚远,但都是以汤煮之,分食其肉。这比我们现在一盆羊肉下去,还没烫熟就开始举筷子哄抢有秩序多了。后来随着等级制度的不断完善,不同的等级吃不同的套餐,就出现了可以共几个人或者是一个人使用的小鼎,中国古代吃货亲切的称他们为:“鼎鼎”。

  西汉海昏侯墓曾出土一件奇特的青铜三足器,与现代的火锅十分相似。

海昏侯青铜温鼎

  在场专家研究后认为这就是汉朝的火锅,很多媒体都进行过报道,但我们依旧很难想象这件三足器作为火锅使用的场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胡东波教授认为,这件疑似火锅的器皿可能并不是火锅,而是一种保温器,根据炭盘所能承载的炭量推测其无法将食物直接煮熟,更有可能的用法是将煮熟的食物端上去保温。

  到了三国时期,即使战事繁忙魏文帝曹丕也没忘了改进饮食,他在鼎鼎中嵌入了隔板,将火锅分成了五个独立的区域,取名五熟釜。

五熟釜

  每格加入不同的汤料, 一锅能吃遍五种味道,还写信给钟繇炫耀: “黄帝有三鼎,周代有九鼎,但都是一锅一个味儿,哪比得上我这个五味俱全呢?”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分格鸳鸯锅的雏形了。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人提出所谓的红泥小火炉就是火锅,这一说法被收录进《中国烹饪辞典》等专业书籍,还有商家经过研究复原出了唐朝的红土小火炉,不过按照诗意理解,这个小火炉应该是用来温酒的。

  如果要说与现代的火锅真正相似的,应该是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提到的“拨霞供”了,林洪是南宋晚期泉州晋江人,他所著的福建食谱《山家清供》共两卷,一百零二节,其中对“拨霞供”有详细记载。林洪到武夷山拜访大师,恰有一只兔子无人烹煮,大师便吩咐他将兔肉切片后腌制,在桌上摆好风炉,再准备半锅汤底,每人一双筷子,夹起兔肉放入汤底摇摆煮至熟透,蘸上调料便可食用,这其实就是涮肉,与现在的涮羊肉并无二致,几年后,林洪在京城的友人杨泳斋家中吃饭,再次见到了这种吃法,他很激动并作诗纪念,还特别强调说猪肉和羊肉都可以这样吃,看来大师和杨泳斋两人才是中国火锅行业的开创者,堪称中国火锅第一人。

  到清代,火锅更是大受推崇,满族将这种吃法再次变成了宫廷佳肴。据说当时火锅的发展已经达到空前盛世的地步。民间酒楼所售的火锅更是种类丰富多样,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蔬菜水果等让人目不暇接。乾隆皇帝就是十分喜欢吃火锅,据说他微服私访时,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尝一尝当地的火锅,在外尚且如此,在宫中时,也离不开火锅。

  作为火锅的死忠粉,乾隆皇帝甚至还制定了不同的火锅以供自己在不同的季节食用:春天吃“炖酸菜热锅”,夏天吃“野意热锅”,秋天吃“燕窝葱椒鸭子热锅”,在寒冷的冬天更是,几乎顿顿不离火锅。

清宫廷银寿字火锅

  据记载,在乾隆十四年,他一个月内便吃了23种火锅,合起来有66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看来乾隆不只是一位明君,更是一个吃货呢。

  他不仅本人喜欢吃火锅,而且也亲自“代言”火锅。据记载,乾隆四十八年的正月初十,他曾在宫中大摆宴会,530桌的火锅宴,实在之宏伟壮观。在他退位之时,也就是嘉庆元年,他办了一个更大的火锅宴,史称“千叟宴”,共置办1550桌,邀请宫中众大臣一同品尝,赴宴人数达5000人,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今,火锅的发展逐渐有了地域之分,各地火锅味不同,料各异。广东人打边炉,一吃三四个小时;上海人爱烫丸子,讲究汤底;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老北京铜火锅涮羊肉,还有鲜美的港式火锅以及日韩式火锅。你爱吃哪一款呢?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企业网,原标题《产品小传:火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证件查询|诚聘英才|关于我们|主管:中国中小微企业协会|主办:中国企业新闻宣传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络110报警服务|不良信息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

中国企业新闻网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删稿反馈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