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讲义第45节:慈善非施舍而是赋能

2024-11-13 12:04:00    来源:慈善公益透视    点击:21887次

文 / 果老

慈善是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词汇,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类对公平、正义与博爱的追求。它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与帮扶,也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在当今社会,慈善事业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施舍与救济的范畴,逐渐发展为更加策略性和长远视角的社会投资方式,而这种方式不同于人们熟知的资本投资。以下,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慈善事业以助人赋能为核心的功能和实践价值,以期展现一个更加全面、更为深入的慈善世界。

在传统慈善观念中,施助者往往被受助者视为高高在上的大恩人、大善人甚至“救世主”,而受助者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卑下地位,没有尊严甚至没有人格。在新时代,慈善事业已经与旧时代发生很大变化,它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传统慈善的某些理念与行为方式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具有的新的社会价值——助人增能而非施舍怜悯。这种价值显示,慈善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为困难人口提供温饱的援助与救济等物质层面,更应关注受助者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等问题。

助人增能而非施舍是一种价值,是一种社会投资,体现为慈善的助人精神实质和具体实践方式。它要求慈善组织在提供物质援助时,注重激发受助者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帮助他们提升自身应有的能力,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需要慈善会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心理辅导、产业培植等。

关于为受助者提供教育培训。慈善会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或实用性、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包括基础技能教育、职业培训,例如,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饮食业等。通过这些培训活动,受助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市场资源和劳动技能,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自谋生计而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获得基本收入,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这些培训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心理上建立自信,强化自立能力,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乐观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

除教育培训外,慈善会还可以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针对弱势群体的特点,慈善会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门化、接地气的职业规划或在就业市场上进行面试的技巧等方面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与就业谋生是同等重要的,慈善会可以在这几个方面提供帮助。同时,慈善会还可以与企业或其他类型的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或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业的机会和场所。

心理辅导也是助人增能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弱势群体在很多情况下,不仅在经济生活方面出现某些困难,而且在心理上容易形成自卑情绪等问题,往往导致不够自信、情绪沮丧、内向封闭等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因此,慈善会需要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服务,请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的挫折或突然遭受的灾害。通过心理辅导和支持,困难群众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鼓起勇气、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从而更好地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问题,顺利地融入社会环境,并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

王忠勤书法

本文内容转载自:慈善公益透视,原标题《慈善讲义第45节:慈善非施舍而是赋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证件查询|诚聘英才|关于我们|主管:中国中小微企业协会|主办:中国企业新闻宣传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络110报警服务|不良信息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

中国企业新闻网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删稿反馈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