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体验智能助盲帽。(市残联 供图)
今年来,厦门市残联积极响应“爱心厦门”建设,推动“爱心助残”行动深入开展,厚植“平等对待就是最好的关爱”助残理念,聚焦残疾人所思所想所盼推出系列活动,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包容友好的良好氛围,让残疾人共享社会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残健融合 助残疾人融入社会
集美区尚萌基地有一家特殊的咖啡馆。这家名为“星空咖啡”的咖啡馆,工作人员均为孤独症青年。
经过学习训练,他们以流水线的分工形式制作美式、拿铁、冷萃等咖啡——冬日暖阳,醇厚的咖啡香弥漫整个咖啡屋。这是厦门市残联联合爱心企业打造的厦门特色残疾人就业品牌,通过以市场化运营为主、社会化帮扶为辅的创新模式,在家庭支持下,帮助孤独症青年实现融合就业。
今年3月,通过前期发动报名、职业能力测评、技能培训,首批5名“星星的孩子”进入“星空咖啡”工作,他们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
残疾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爱心助残”行动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在各种舞台上绽放自我,追逐梦想。
全国助残日,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集美区残联携手厦门首家星空咖啡店举办星空咖啡体验日暨孤独症画展,45幅孤独症青年创作的国际艺术联创巡展获奖作品大放异彩——山水、城堡、梦境、星空……充满了色彩冲击力,讲述着不同“星星”的内心故事。
11月19日,厦门市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技艺交融 心桥相通”残健融合交流赛举行,全市70余名残疾人选手与9名健全人选手同场竞技。他们结合厦门残疾人就业工作实际与新业态人才需求,分别在咖啡冲调、摄影艺术创作、插花、移动互联网小程序开发、海报设计、美甲、保健按摩7个项目上各展所长,交流技艺,彰显了残疾人自强不息、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罗耀桥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已有8年,此次代表湖里区参加移动互联网小程序开发项目比赛。他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双脚无法站立,但他靠着自身努力考上了厦门理工学院,如今是一名软件工程师。
爱心与技艺相连,搭建起“残健共融”的桥梁。本届比赛首次设置残健融合交流赛,邀请健全人选手参与插花摄影艺术创作、咖啡冲调三项比赛,与残疾人选手同台交流切磋,以赛会友、共同进步,增进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理解和接纳。
通过一项项举措,我市不断推动残健融合、双向奔赴,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发展进程、平等分享发展成果,为残疾人和健全人搭建起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舞台。
科技助残 让视障人士“看得见”
谢林斌,一个因早产导致双目失明的青年,从小只能依靠母亲的照顾,无法独立生活。今年,他在一顶“智能帽”的帮助下,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独立出行,远赴长春求学。
今年8月,在充分调研和倾听视障人士的心声后,市残联启动智能助盲辅具适配项目,为56名视障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智能助盲辅具适配服务,帮助视障人士戴上智能助盲帽,更好地获取外界信息,“看见”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这款智能助盲帽集成导盲出行、智能识别、超声波防撞、文化娱乐和信息播报等多种功能。戴上它,视障人士可以小区散步、倒垃圾、取快递甚至到医院就诊,提高了视障人士独立生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陪伴照顾他们的家人。
除此之外,厦门市残联举办“科技助残,让罕见病早发现”活动,邀请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罕见病医学团队,现场为105名不明原因致残的残疾人进行罕见病基因筛查,根据检查结果帮助他们明确病因,并提供诊疗意见。
科技赋能,共享福祉。我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等技术领域的优势特色,精准适应残疾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助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