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尊安
二十多年前的某个周末,初秋里的一个清晨,我不顾妻子的唠唠叨叨,出门后推着自行车就跑。我们几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在叶卉的带领下,自发成立了一个“爱心读书创作”小组,读书、创作、投稿,将稿费捐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失学儿童。虽然成果不大,心里却挺高兴,一份救助,便是一份收获。
今天去看望的男孩叫江晓,家住怀宁县某村,离我们居住的地方约有30公里。听去过的人介绍说,路面还好,骑自行车大约两个小时就能到。我们一行三人在预定地点会合后出发,才上路时,路面确实不错,很长的一段路是新修的混凝土路,一路下坡一路顺风,在田野风光的沐浴下,一路高歌急驰而行。
渐渐地,太阳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热,路况越来越差,路上全是碎石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屁股被颠的越来越吃不消。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浑身尘土,脸和两条胳膊在风吹日晒中也变了颜色。
途中,我们离开大路上了同马大堤,然后又拐向一条狭窄的土路。终于,前方的树林中出现了一个村庄,江晓的家就在这里。我们先在村里转了几圈,逢人就打听江晓家的境况。凡是被我们问到的大人或小孩,都说江晓家是村里第一困难户。近几年来,镇政府和村委会对他家曾经多次想方设法的给予救助,缓解了他家不少的燃眉之急。前不久,镇里的领导又一次专程到他家看望和捐助。
江晓的家,那是几间年久失修的破旧瓦屋。家徒四壁,一片狼藉。门口东倒西歪地长着几棵树,正对着门的一棵很大的树竟然没有树头,门东侧有一棵死树和一棵半死半活的树。从屋里到屋外,看来看去看不到一丝丝生机。江晓的家被几幢楼房不远不近地围在当中,紧挨着他家的几户农家的居室虽然也不好,却不像他家这样死气沉沉。
江晓的爸爸三十多岁,原是个手艺人,多年前得了不治之症,要不是“110”紧急救援,早已不在人世,如今几乎是个废人,为治病早已拖累的家里债台高筑。江晓的母亲由于劳累过度,营养不良,骨瘦如柴,面目焦黄,浑身是病却没钱医治。江晓的奶奶年近七十,为了儿子和孙子,正在硬拼着老命支撑着这个家。9岁的江晓下面还有个小弟弟,也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小兄弟俩只知道调皮玩耍,还不知道家里没办法供养他们读书。
江晓的父母和奶奶,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老奶奶老泪纵横,呜呜咽咽,诉说着家里的情况,感谢着我们的到来,说我们是共产党培养教育出来的好人。我们告诉她:我们此行只是访问调查,我们的力量很微薄,给予的救助也非常有限。她说,不要紧,你们的到来,使我看到了希望。
回来时,我们又一次登上了同马大堤,面对着长江岸边壮观美丽的田野风光,我们却无心欣赏。江晓的一家怎么办?还有许多和他家同样贫困的人家怎么办?
我们从同马大堤得到了启示。同马大堤由千千万万的人挑着万万千千挑土修筑而成,多少年来,总是岿然不动地阻挡着那浩瀚江水,誓死承受着那惊涛骇浪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拍打,每次搏斗都是以它的胜利而告终。为了救助失学儿童,国家有“希望工程”和“九年义务教育”,民间有自发赞助,上下同心,众人捧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如此一来,许多贫困家庭失学儿童,必定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